服务热线
0259-191977355
新闻中心
NEWS INFORMATION中国矿业大学 饶中浩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副教授破格,教授破格,34岁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以第一/通讯作者揭晓106篇SCI论文,出书了海内首部电池热治理方面的专著……在许多人眼里,饶中浩无疑是青年才俊的代名词。在结果、荣誉和掌声络绎不绝后,饶中浩还和往常一样,只要不出差,他就“宅”在办公室里,端坐在办公桌的两台大电脑前忙碌着,好像是一位永远不知疲倦、抬头阔步的勇者。
储能领域的学术“明星”饶中浩研究的偏向是储能与传热传质,简朴解释就是研究电池储能、相变储能和热化学储能等储能历程中的传热与流动等科学问题。他先容,在差别的储能配景中,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太阳能热使用历程的储热系统等,可能涉及差别的质料、结构、尺度等。所以,他现在主要是接纳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联合的方法,从质料到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研究储能历程中的多尺度传热传质问题,如相变质料储能、电池热治理等。由于能量的使用85%-90%都是以热能的形式展开,研究热量的通报纪律,对于提升能量的储存与转换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说,储能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传热传质问题,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中一直是焦点任务之一,近年来更是成为国际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而且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也是能源领域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的重中之重。针对自己的科学研究,饶中浩近年来共揭晓SCI论文论文119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06篇,IF>10的7篇,JCR一区论文68篇),其中有2篇SCI论文先后入选ESI热点论文,10篇SCI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在SCI数据库中以“电池热治理(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为主题词举行检索,饶中浩论文揭晓量排第一。
他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出书社出书了海内第一部电池热治理方面的专著。而在电池热治理研究领域,有饶中浩名字的专利占到了近一半。此外,在SCI数据库中以电池热治理“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为主题词检索,饶中浩论文揭晓量全球排名第1,以相变质料储热 “ phase change material ” + “ thermal energy ” 为主题词举行检索全球排名第4,他还兼任“Thermal Science”等5个SCI期刊编委,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近40个SCI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各1项,中国矿业大学学科前沿科学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等其他纵向项目10余项。
凭着精彩的科研结果,他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焦点成员、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岑岭”高条理人才、江苏省“333高条理人才造就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主干教师,并获得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第十二届江苏省优秀科技事情者,以及校首届青年五四奖章、校十佳青年教职工、校优秀教职工共产党员标兵。对于自己取得的结果,饶中浩一直很是谦虚。他表现,自己只是一个年轻人,取得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苦乐交汇的科研“疯子”内在的劲头、勤奋的事情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乐成所必须的条件。
而饶中浩身上,正体现了这些特质。饶中浩说,科学的门路上注定要享受孤苦,负担压力。
“科研历程中有苦有乐,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先苦后甜。”他说,在拿到一个新的课题、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由于对该领域的知识掌握不全面或者不熟练,在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希望缓慢甚至毫无希望,容易泛起急躁、懈怠等情绪,这个时候就会以为很“苦”。
而在实时地调整心态,转变思维和方式、方法后,实验希望顺利、理论推导正确,而且论文在履历同行评审时获得高度评价,专利被授权等时刻,都市以为欣喜,这就是我们说的“乐”。在外人看来SCI论文神投手一样的人,其实并不是天生如此。饶中浩说,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被拒了约莫10次才被吸收,其原因不是英语不行,就是创新不够,有的期刊甚至直接不给送审,其时的“苦”只有经由的人才会知道。
可是他一直苦苦坚持,没有放弃,所以,厥后的多篇SCI论文陆续揭晓,有的甚至被直接吸收。这不停给他信心,让他加倍喜欢自己的专业,喜欢科研。对于如何看待论文揭晓,饶中浩说,论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是科研结果的结晶。
但揭晓论文、申请专利,不是科研的目的,科研的目的应该是促进科学进步、科技生长。“如果说揭晓论文、申请专利有一个‘利益’,就是占领‘制高点’,能很好地掩护科研结果,逐渐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饶中浩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是个典型的“学术疯子”“拼命三郎”,他总是夜以继日地忘我事情。
“只要不出差,一年365天,除了大年头一,我都市来办公室或者在家里事情”,饶中浩说,“我天天都是破晓一两点才休息,而早晨六七点就起床事情。科研事情者想12点睡觉是完全不行能的。”只管如今的他早已小有成就,但自己依旧活得像个苦行僧。恒久伏案事情,饶中浩的肩周炎比力严重。
“科研就是我的兴趣喜好,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对于这样的生活,他并不感应辛苦。饶中浩还曾担任电力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所长。
他表现,这个团队,从2013年刚建立时的6人,生长到如今19名教师、50余名学生。团队全是年轻人,平均年事才35岁,但累计科研经费已近1000余万元,并获得了学校优秀科研群体称呼。
饶中浩说:“我小我私家并不是万能的,差别学科的人聚在一起,可以发生一些新的想法。”作为领头羊,他很是珍惜大家在一起研究的时机,也在思考怎么凝练学科的生长偏向,希望领导大家走得更远。因材施教的“伯乐”导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比起科研,饶中浩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事情。
饶中浩擅于给艰涩的理论课堂赋予“魔力”,教学理论知识,他名堂繁多,“段子”频出,动手触摸实物、做实验更是屡见不鲜,学生听来总是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能动2016-1班姜威同学说:“饶中浩教授作为我们学科前沿的授课老师,轻松诙谐是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对于学科艰涩难明的前沿理论,他使用种种诙谐的例子给我们解说,并时常联合自身在科研门路上的履历,为我们的未来生长指明偏向。
”饶中浩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对一门学科没有系统研究,那么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相反则会信手拈来,教学效果有显着区别。饶中浩先后指导了6名博士生、29名硕士生,以及60余名本科生。他的学生都说,“作为饶老师的学生,实在是太幸福了。
”因为,饶中浩会凭据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喜好和小我私家特点举行量身定制的造就,每年都有许多学生慕名而来,想要加入他的团队。饶中浩还特别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指导学生开展结业设计的情景。
“我那时候先和他做了深度交流,并私下找他的同学相识情况,得知这个学生玩游戏特别厉害,仅电脑就有300多G 的游戏。”饶中浩并没有否认这名学生,相反认为该生一旦找到自己的偏向肯定是个“奇才”。饶中浩要求学生把电脑里的游戏卸载洁净后再来谈结业设计。
学生二话没说就把游戏删洁净。饶中浩对他讲:“只要你有这个刻意,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成的。”最终,这个学生在饶中浩的指导下本科结业设计获得了省级优秀。
霍宇涛是饶中浩所指导的硕博连读生,思量到该生有些内向,饶中浩就给他指定了数值模拟研究偏向。4年期间,在饶中浩的指导下,他揭晓了近20篇SCI论文,并在我校率先入选博新计划。
“得知这件事情,我跟他一样激动。”饶中浩说,“咱们矿大的学生很优秀,要敢于跟海内顶尖大学的学生对标。
”学生林长鹏在大一时就随着饶中浩进了实验室,在对学生充实相识后,饶中浩为其指定了一个详细偏向。林长鹏就沿着这个偏向踏踏实实地走了下去,本科阶段就以第一作者揭晓了3篇SCI,其中一篇影响因子13,这也是历年来矿大本科生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期刊揭晓的第一篇论文。最终林长鹏保研清华,还拿到了美国多所大学的全奖offer。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六年来,饶中浩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的学生,将他们引入了科研的大门,带着他们走了一程又一程。2014级博士生刘臣臻说,“饶老师总是耐心地指导我们开展科研事情,并为我们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2017年,我们去瑞典到场国际电动汽车研讨会,其时我博士刚结业,可是饶老师和组委会商量,给我争取到了一个口头陈诉和分会场主席的时机,可见他对我们年轻人的造就是尽心尽力的。”2016级博士生赵佳腾说,“饶老师看待事情兢兢业业、严谨认真。我硕士结业那一年,由于担忧结业论文不能定时完成,大年头六早上就去实验室写结业论文,效果发现饶老师早就在那里办公了。
有时候做实验,一反映往往需要24个小时,甚至48个小时,这时候饶老师就经常陪着我们一起熬夜。”“一个科学家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科学事业的追求永无止境,得奖只是攀缘科学岑岭的另一个新起点。”对于未来,饶中浩已经有了清晰的科学计划,犹豫满志、激情满怀。他一直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奋力奔跑,坚定、执着、勤奋、无畏并通报着正能量……文字:赵芬奇 卢进丽 刘尊旭 编辑:苗晓棠。
本文来源:yobo体育app官网入口-www.webbing8.com
地址: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区付远大楼9203号
电话:0259-191977355
邮箱:admin@webbing8.com
Copyright © 2006-2022 www.webbing8.com. yobo体育app官网入口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47671000号-7